■高谈阔论
近日的消息面与股指一样纠结:汇金共启动了四轮长期增持国有大行的计划;3月份新开股票账户数创一年内最高;新华社三天发五篇文章为重启IPO而造势,使得大盘总是呈现无量反弹之势。是谁在羁绊反弹步伐,要不要重启IPO,谁又是大盘的救命稻草?周五下午,记者就投资者感到困惑的话题,与各位分析师展开了《高谈阔论》。
主持:本报记者高志远
嘉宾:
江西财大副教授 李思敏
资深证券分析师 程荣庆
中信建投分析师 危斌
广发证券分析师 刘寰
银河证券分析师 刘鸣宏
南京证券分析师 聂爱华
谁在羁绊反弹步伐
记者:本周大盘呈现无量反弹之势,是谁在羁绊反弹步伐?
李思敏:在经济结构转型阶段,一些传统行业往往是权重股表现不佳,对指数造成一定拖累;预期中的IPO重启,对市场影响不确定性也降低了投资者热情;季报密集时间区,怕踩地雷及机构调仓阶段打压等因素,都在羁绊反弹步伐。
程荣庆:虽然PMI数据不断回升并连续6个月保持在50%之上,3月CPI也明显回落,但PPI数据显示经济见底回升的力度还不明显,尤其重要的是,IPO重启阴影始终挥之不去,使得大盘做多力量难以有效聚集。
危斌:目前市场存在的最大隐患——信心不足。市场信心不足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:首先,M2规模超百万亿引发的流动性收紧的预期;其次,IPO的重启对股市资金的短期压力较大;最后,外围局势的不确定对市场的负面影响。
刘寰:近日新华社连续发文为IPO造势,说明新股发行已箭在弦上,再加上国债期货准备就绪等潜在不确定因素,目前大盘弱势格局很难改变。
刘鸣宏:本周大盘重回弱势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一方面新华社为IPO重启造势,加重了市场对此的预期,另一方面,从公布的宏观数据来看,新增贷款大增且M2超百万亿,引发市场对货币超发的担忧以及对于后期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。再者,近来全国餐饮企业收入增幅创近十年新低,3月资金净流出305亿元等消息,均对市场构成利空。
聂爱华:近期大盘裹足不前,呈地量震荡之势,个人认为,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IPO重启的脚步日益临近,加重了市场的观望气氛。同时,禽流感疫情的突然爆发和朝鲜半岛的局势动荡,都对股指的上行形成了较大的干扰。
要不要重启IPO
记者:新华社三天发五篇文章为重启IPO造势,到底要不要重启IPO?
李思敏:IPO融资是股票市场一个主要功能,暂停现象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现象,要么是市场不负重荷、要么就是定价不合理及欺诈上市等,造成投资者“闻虎色变”。这些消息有待于明确,但从目前情况看,个人认为,鞋子落地,晚不如早。
程荣庆:现在为何一谈重启IPO,投资者就心生恐惧,市场也随之下跌呢?原因就在于太多的上市公司只重上市圈钱,而不讲给投资者回报,尤其是不少上市公司缺乏诚信,依靠造假欺骗来上市,而管理层对这些现象的处理又不到位。目前这些现象还没有出现根本改变的迹象,因此IPO重启对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并不能起到正能量的推动。
危斌:我认为,IPO重启并没有大多数股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,如果是绩优、低价高成长个股进入A股市场,不仅不会给A股造成压力,反而会带A股走出阴霾。如果新的IPO制度对二级市场让利,我认为,有节制的重启IPO并不会对市场形成太大的压力。
刘寰:IPO重启是必然的,资本市场不可能只有投资功能而没有融资功能,但问题的重点是在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。
刘鸣宏:对于重启IPO,我们要从两方面考虑:如果长期没有新股发行的市场,必定是没有活力的市场,所以IPO的重启是迟早的事情。但是投资者希望能够在完善市场各项规则之后再重启,并且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。
聂爱华:个人认为,重启已是大势所趋,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IPO以何种方式重新开闸。如果新股发行还是以前那种疯狂的造富式运动,那么重启将会是压垮眼下脆弱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,股指再创新低几无悬念。
谁是大盘的救命稻草
记者:汇金共启动四轮增持行为也没能推动股指,谁是挽救大盘的救命稻草?
李思敏:目前市场格局依然处于缩量小幅横盘状态,大盘股低迷、小盘题材股相对活跃,要走出这种格局,一是市场资金增量供给要充足;二是IPO制度改革及落实;三是政策面要有积极变化及利好。
程荣庆:重启IPO,是A股市场的一个必然选择。问题在于管理层如何重启,重启后如何让投资者对市场恢复信心。因此,可以说IPO何时重启消息靴子落地了,才是大盘的一根救命稻草。IPO重启究竟是何时,消息不明朗时市场就会继续犹豫彷徨,投资者也就继续难以放下包袱。
危斌:A股的弱势特点就是缺乏信心,难以吸引场外的资金流入,所以实质性的政策利好还有待管理层进一步出台。这样就可以明确股市的预期,吸引场外的资金入场,稳定场内的投资者情绪。
刘寰:目前市场主要受经济复苏力度偏弱、流动性收紧、以及IPO重启加快等阴霾困扰,如果这些因素出现正面超预期的情况,那么大盘再次上涨的概率就偏大。
刘鸣宏:短期来看,市场经历了前几天的盘整后,空方力量再度增强,多方的力量和力度明显不足。预计A股指数短线将呈震荡下行态势,建议投资者适当调仓,防范风险,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调整风险,减持缺乏实质业绩支撑的股票。投资者实在想操作的话,我认为,可以适当关注生物医药板块、飞机制造、航天信息等军工板块。同时,还可以关注新能源、业绩预增、节能环保等板块。
聂爱华:个人认为,要让股市早日走出泥潭,证监会应尽早宣布重启IPO时间表,明确IPO重启与新股发行新规改革配套方案同步推出,以此稳定市场预期;同时,监管层应铁腕执法,给投资者创造一个干净的市场环境。当然,未来制度创新、改革红利增量的大小,才是股市长期走牛的关健。